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深化之年,政府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包括加强绿色低碳转型、激励科学技术创新、改进民生保障等多个角度,对
2020年,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逐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同时,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的集贸市场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到2025年底,地级以上城市的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应下降30%。此外,县城建成区的餐饮堂食服务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2020年,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 ,计划要求到2025年,商业批发零售和餐饮经营主体应不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并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
2020年,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通知》,要求到2025年,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以降低塑料污染。
2020年,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建议》,2023年,该意见再次增强加码,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范围内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全省范围内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免胶带纸箱应用比例提高到20%以上。
2021年,浙江省发改委出台了《浙江省邮件快件过度包装和随意包装治理工作方案(2021~2022年)》,该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省快递包装耗材减少,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扩大。
2024年,河南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该规定要求到2025年,全省范围内禁止或限制这些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2020年,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公共机构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底前,全省公共机构全面不再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2021年,四川省出台《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民航行业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双流、天府机场等将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等塑料制品。
2021年,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邮政管理局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快速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20条措施》。该措施要求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扩大。
2025年,在全国及各省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从邮政快递到餐饮外卖,从集贸市场到星级宾馆,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将受到严格限制乃至全面禁止,标志着我国在绿色低碳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对于全生物降解制品等环保包装材料企业而言,2025年无疑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份。随着禁塑政策的深入执行,市场对可降解、环保包装材料的需求将急剧增长,为全生物降解制品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生物降解制品企业可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探索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如物流包装、食品包装、商超膜袋、农业包装等,进一步拓宽市场边界。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全生物降解制品企业有望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推动绿色包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共同助力实现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3·15晚会丨只打开水龙头,收费100元?“维修刺客”啄木鸟,维修乱象何时“修”?
“啄木鸟家庭维修,除了感情不能修,啥都修,修,不仅能修还能洗。”和企业在网络上的火热宣传同步,近一年来,“3·15”晚会和《财经调查》栏目接到大量花了钱的人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的投诉。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坑骗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
近日,广东深圳。因马桶堵塞,李女士在某App上,购买某店铺的下水道维修服务,并支付价款99.99元。下单当日,上门维修工人告知李女士需线下收费,要求她取消平台订单,李女士便照做了。在维修时,维修工人诱导李女士购买价值385元一瓶的高价疏通剂。
现场画面!滞留太空9个月的两名美国宇航员返回地球,顺利出舱 #滞留太空美宇航员
终于回来了!美国宇航员,为何会流浪太空9个月? #商业思维 #美国 #经济学知识看世界
“只在定植草莓苗时使用一点点农药!”#专家辟谣吃草莓会得草莓瘟 建议清洗草莓不要去蒂
王传福:比亚迪规划在全国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桩 #王传福 #比亚迪 #直拍
一天上岸6万斤!又大又肥,当场就被抢光!有的养殖户做梦都能笑醒:掐指一算,能赚百万
要问青岛人最常吃的海鲜蛤蜊必须排进前三天气一暖几乎天天都会端一杯啤酒和爆炒后的它们见上一面3月14日下午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丁字湾海面十几条渔船满载着新鲜的蛤蜊返回白马岛码头上百名渔民忙碌了6个多小时收获6万多斤蛤蜊而此时的码头已被各地收购商围满蛤蜊刚上岸就被抢光了渔民剥开几个蛤蜊
珠江奔涌,春潮激荡。3月16日,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琶洲展馆)内,一场名为“百万英才汇南粤”的招聘会以“顶流”姿态刷屏社交网络:报名应聘人数近12万,超1200家企业携5.12万个岗位现场揽才。这场人才对接会,何以引发全国关注?
为助力辖区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自身情绪,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V爱之家”举办了“看他人故事,促自身成长——头脑特工队第一部”心理电影赏析团体辅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