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生猪市场,自年初便呈现出不寻常的态势。元旦过后,猪价短暂上扬,随后迅速步入下行通道,上半年大部分时间在 14 元 / 公斤 - 15 元 / 公斤区间徘徊,这一价格表现使得整个生猪养殖行业面临较大压力。
中邮证券的研报数据精准剖析了行业盈利状况。4 月,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尚能维持在 80 - 100 元,彼时养殖户对本年度养殖盈利仍抱有一定期望。然而,市场变化迅速,猪价一路下滑,行业盈利空间不断收窄。5 月 30 日当周,自繁自养生猪头均盈利降至 36 元左右,一周后的 6 月 6 日当周,该数据进一步降至 33 元左右。截至 6 月 13 日当周,猪价持续震荡下行,行业已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自繁自养生猪头均亏损约 3 元。这一些数据直观反映了生猪养殖行业的经营困境。
从上半年生猪整体均价来看,与去年下半年相比降幅显著,但与去年上半年相比波动幅度比较小。不过,对于养殖户而言,价格的任何细微波动都关乎切身利益,对其经营决策和收益产生重要影响。
进入下半年,生猪市场压力并未减轻,反而呈加剧之势。自去年 5 月起,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农业农村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 年 5 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3996 万头,至当年 4 季度末,已增长至 4078 万头 。这一增长趋势在今年下半年逐渐显现出对生猪供应的影响,导致生猪供应量大幅增加。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生仔猪数量环比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下半年的生猪供应压力。当前,生猪市场供应持续不断的增加,而需求端却未同步增长,猪价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需求端方面,进入 7 月,全国气温普遍升高,猪肉消费市场进入淡季。受炎热天气影响,花了钱的人猪肉的需求下降,更倾向于选择清淡、凉爽的食物,导致猪肉市场需求减少,生猪价格受到抑制。
国元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柴颖华指出,当前需求处于淡季,终端走货缓慢,消费端支撑较弱,供强需弱格局持续,短期内限制了猪价的上升空间。多种因素交织,使得下半年猪价走势充满不确定性,下行压力明显。
7 月上旬,生猪市场出现低位反弹。截至 7 月 9 日,生猪出栏均价达到 14.87 元 / 公斤 。然而,此次反弹未能持续,很快陷入困境。较上周环比下跌 0.34 元 / 公斤,标肥价差 - 0.14 元 / 公斤,较上周环比扩大 0.07 元 / 公斤,这一些数据表明猪价上涨预期迅速降温。
月初,养殖端压栏挺价以及二育入场推动了猪价低位反弹,标猪猪源大量截留,市场供给收缩,猪价得到短暂支撑。但随着猪价走强,养殖端和二育者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市场现实逐渐清晰。
需求端方面,终端需求疲弱严重制约猪价上涨。进入 7 月,天气炎热导致猪肉消费热情一下子就下降,市场需求整体较弱。按照生猪生长周期,2024 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增长带来的产能在第三季度持续释放,生猪供应充足,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需失衡。这种供强需弱的格局限制了猪价的上涨空间。
在猪价波动受限、行业去产能推进困难的背景下,成本控制能力已成为 2025 年生猪养殖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为行业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饲料成本在生猪养殖成本中占比重大,对养殖户经营影响显著。过去,饲料成本下降曾为养殖户缓解很多压力,但目前这一利好趋势已逐渐减弱。在此情况下,提升养殖水平和管理上的水准成为减少相关成本的关键。
从养殖水平来看,优良品种选育是提升养殖效益的基础。优质生猪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特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出栏标准,同时减少饲料消耗,大大降低养殖成本。
疫病防控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旦猪群爆发疫病,不仅会导致生猪死亡率上升,增加养殖成本,还可能对养殖场声誉和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养殖户需格外的重视疫病防控,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包括定期消毒、合理疫苗接种和加强日常健康监测等措施。
科学的饲养管理对猪群生长发育和健康情况至关重要。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很好的满足猪群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精准控制饲养密度可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避免疾病传播和生长缓慢,适宜的养殖环境调控,如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的合理控制,有助于猪群在良好环境中生长。
在管理水平方面,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为生猪养殖行业带来变革。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养殖户可实现对猪群生长及环境条件的实时监测与管理。智能养猪系统中的折线图可清晰展示室外及室内温度数据,单元内信息包含单元日龄、体重、单元头数及饲养员信息,饲喂信息展示平均体重、平均日龄、体重参考采食量、日龄参考采食量、头均采食量等信息,工作人员可依据这一些信息合理安排喂养时间和数量,并将数据上传至智能养猪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生猪整体状况。这种智能化管理方式提高了管理效率,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成本控制对生猪养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当前猪价波动受限的市场环境下,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的企业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发展机会,而成本居高不下的企业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因此,成本控制已成为生猪养殖行业竞争的新赛道,具备卓越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和养殖户将更具发展优势。
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生猪养殖者需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安排出栏计划:养殖户应摒弃盲目跟风市场的做法,依据生猪生长周期、市场价格走势以及自身养殖成本,科学规划出栏时机和数量。在市场价格高位时,及时出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价格低迷时,可适当压栏,但需严格控制风险,避免因过度压栏导致成本增加和疫病风险上升。
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养殖户需密切关注生猪市场价格走势、供需关系变化以及政策调整等信息。可通过专业农业资讯平台、行业协会报告以及与同行交流等渠道,及时获取市场最新动态,以便在市场变化中抢占先机,做出合理决策。例如,在得知市场生猪供应即将增加时,提前调整养殖策略,降低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
持续提升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技术是减少相关成本、提高效益的关键。养殖户可通过参加专业培训课程、与兽医和养殖专家交流合作等方式,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疫病防控方面,加强日常防疫工作,定期消毒猪舍,严格管控人员和车辆进出,防止疫病传入。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降低损失。在饲养管理方面,根据生猪不同生长阶段提供合理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转化率,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为生猪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强化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提升市场之间的竞争力的关键。除提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外,养殖户还可从多方面入手。在饲料采购方面,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和供货条件,同时合理储存饲料,防止霉变和浪费,降低饲料成本。在设备和设施投入方面,根据养殖规模和实际的需求合理配置设备,避免过度投资,对老旧设备做改造升级,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在人力成本方面,合理的安排员工岗位和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避免人员冗余,通过员工培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本网个人独创的文章,转载请标注明确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标称广州市富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牛肉粒(牛肉糜干)(香辣味)和牛肉粒(牛肉糜干)(五香味)不合格
河南省信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暨整治假劣肉制品专项典型案例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管专家委员会、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莅临扬翔参观调研
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柳州活动暨广西柳州市、湖南怀化市、贵州黔东南州食品安全跨区域合作10月15日启动